改革开放大连楼市40年

发布时间:2019-01-15浏览次数:0

     改革开放初期,大连的人均住房面积还是个位数,无房户和人均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不在少数。住房供应依旧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体系,房子一直是以“国家或单位提供给职工的福利”的身份出现,这就决定了绝大部分的城市人口住的都是不属于自己的公房,每月要向单位或房产主管部门交纳租金。租金很便宜,“有点记不清了,按使用面积算,每平方米也就一毛多钱吧,因为我家50来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月交不上10块钱。”住过多年老公房的大连市民老齐这样回忆,“1997年之后才涨了,达到了一块多钱。” 
      福利房的特点是居住功能严重不全。除少数单元房外,很多平房或宿舍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或厨房,有的连取暖设施也不具备。但是不管面积大小、房子质量怎样,当年能分到公房的绝对属于幸运儿,因为那时大连市内的房子实在太少了。解放初期政府向市民无偿分配了一批“日本房”,后来的福利分房就靠单位自建或自购了,所以各个单位的基建科(处)也就成了那段时期不可靠或缺的重要部门。那段时期“排队等分房”是很多单位职工的人生第一大事,“比找媳妇还重要!”老齐强调,工龄、职务、职称、家里人口数量等都是决定能否分房的关键因素。福利分房的好处是自己不用花费大笔钱财,坏处则是什么时候能分到、分到哪里、房子什么样根本没法选择,只能听从主管部门的安排。 
1993年~1999年   福利分房取消,自己的房子自己买 
        1993年7月1日,《大连市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大连进入全面改革住房分配和住房消费的变革时代。 
        房改的重要举措包括推行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提租发补贴、鼓励买住房、租房买债券、出售公有住房等内容。其中建立公积金是为职工以后个人购房储备资金;提高房租则是为了触动福利分房的神经。 
        1995年开始,大连开始以成本价出售公房,已经分到福利房的居民掏不多的钱就能将租住的公房彻底变成百分百的个人产权,从此再也无需缴纳房租,此房想出租还是想卖掉都随自己处置。 
        在逐步取消福利分房的同时,住房的商品化进程也按下了启动键。房改之初大连市面上虽然有少量的商品房和解困房,但无论是开发企业还是市民都对房地产市场的概念知之甚少,以致于买家的购买意识跟不上,卖家的销售观念也很淡薄。据很早就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知情人士介绍,1993年、1994年这两年大连的商品房价格高到离谱,单价能达到5000元/平方米以上,远远高于后来几年平均两三千的价格,因为那时只有少数下海经商或一夜暴富的人才去主动购买商品房,而开发商给楼盘定价也完全是“随心情”。 
        好在到了1998年、1999年的时候,泡崖、锦绣两大安居住宅小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再加上红旗镇廉价房等也已入市,大大平抑了市场价格,到1999年1月福利分房彻底取消的时候,大连市区商品房的平均单价一直稳定在两千多元的水平上。 
1999年~2009年   遍地在开发,有时买房要靠“抢” 
        2000年,大连的房改取得决定性突破,房地产交易量达到高峰。货币化住房补贴开始落实,公积金缴存比例、贷款额度提高,动迁安置开始实行货币化补偿,同时改革开放多年后居民人均收入已经大幅提升,这些都使得越来越多的个人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支撑购买住宅这样的大宗商品。 
        大连的土地也在2000年开始挂牌出让,商品房开发逐渐走向市场化、规模化。此时大大小小的开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市内各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大连的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大盘——海昌欣城,早期知名的高端楼盘——星海国宝、世纪经典,带来全新居住理念的商住两用楼——友好大厦、雍景台、曼哈顿大厦等都是在新世纪的前三年左右陆续出现的。那时虽然没有像1993年、1994年那样拿张图纸就能卖房,但大半夜排号抢房、新楼盘开盘就售罄等场景还是屡见不鲜。 
        过热的市场让调控随之而来。2003年中后期,全面宏观调控开始,2005年~2006年则是政策出台最密集的时期。此后两三年市场一直在调控与反调控的博弈中高低起伏,不断调整。 
        能令市民感受到房地产真的已经变成一个大行业的还有中介的发展。以前老大连人管倒换公房的叫“房耗子”,当年的沈阳路是他们扎堆做生意的地方。但所谓的生意并不正规,基本是个体户或家族小买卖,信誉难以保障,1999年开始街头陆续出现“好旺角”这样有统一店面标识、统一工作流程的连锁经纪公司,大连的二手房买卖才逐渐走向了规范。 
2009年~现在   “周边”变“中心”,住进别墅也不难 
        大连房价很高,在全国的大中城市中涨幅经常领先,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当经过2009年、2010年新一轮的火爆行情之后,当新规划的东港商务区出现售价超过2万/平方米的万达公馆、星海湾甚至出现单价过5万的别墅的时候,一个很严肃的事实摆在了大连市民的面前:大连市内的新房均价过万了。“万元时代”的房价让开发企业和购房人群的目光转向城市的新兴居住区域,并迅速培育出了很多新的繁华中心住区。华南、泉水、机场新区、高新软件园……这些区域今天的热闹程度跟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城市配套的紧密跟进,尤其是交通方面,地铁、轻轨、跨海大桥的投入使用让城市的半径不断外扩,原本住在中山、西岗这样的城市中心区的市民也不再觉得住到甘井子或高新区有多么难以接受了。 
        让市民愿意到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居住的另一个原因是那里新建的房子真的很好。因为经过十几年的大浪淘沙后,现在能在大连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都是极有实力的全国性大开发商或本地的领军开发商,万科、恒大、龙湖、保利、华润、金地、亿达、一方……他们开发的住区无论在环境规划还是户型设计上都更科学更舒适,更符合人居改善的需要。位于科技创新城的一楼盘销售人员就曾说:我们的联排别墅有很多是卖给中山区客户的,他们卖掉面积不大的旧房,很容易就在这里圆了原本不敢想象的别墅梦。 
        改革开放40年后,置换更好的“二套房”、“三套房”、“养老房”的“优居时代”就这样来到了大连人面前。

上一篇 :

下一篇 :